蜀风雅韵聊川剧


2018-04-15   作者:刘金霞 米晓燕  来源:中国档案报

  一方水土一方人,巴山蜀水深厚的文脉培植孕育了历史悠久、风格典雅的川剧艺术。唐朝有“蜀戏冠天下”的俗语,现代川剧的始祖是清代的“川戏”。川剧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,声腔优雅婉转,表演细腻精妙,绝活难险奇巧,在我国传统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。2006年,川剧被列入第一批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历史悠久 艺精技绝

1.jpg

川剧绝活“滚灯”剧照

  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每当节庆之际,四川各地乡镇、村落、码头的庙堂都会搭台演戏,以戏剧演出作为庆祝活动之一,久而久之,川剧在蜀中渐成气候,时称“川戏”。清代,各地移民入川,会馆林立,为蜀地文化带来了众多新的外来元素,南北声腔、各色剧种在四川各地传播流行。这些剧种在长期的发展中,与四川方言土语、民风民俗、民间音乐、舞蹈、说唱曲艺、民歌小调的融合,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,促进了川剧的发展。

  川剧起源于民间,成长在茶园酒肆,带有与生俱来的乡土风情和市井气息,最能表达四川人幽默乐观的天性和自嘲调侃的风格。川剧声腔丰富,由昆腔、高腔、胡琴(即皮黄)、弹戏(即梆子)和四川民间灯戏5种声腔组成。川剧在戏剧表现手法、表演技法方面有许多创造,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虚实相生、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。川剧剧目众多,有“唐三千,宋八百,数不完的三列国”之说。著名的传统剧目有“五袍”(《青袍记》《黄袍记》《白袍记》《红袍记》《绿袍记》)“四柱”(《碰天柱》《水晶柱》《炮烙柱》《五行柱》)“江湖十八本”,还有被川剧界称为“四大本头”的《琵琶记》《金印记》《红梅记》《投笔记》。

2.jpg

1913年的川剧演出广告

  20世纪初,由于工商业的发展,四川各地的戏班不断涌入大城市,为扩大影响,加强演员阵容,争取更多观众,逐渐形成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经营方式。在这个过程中,各戏班艺人为提高表演水平,提高竞争能力,在艺术上纷纷相互吸收,彼此借鉴,才艺出众的艺人讲究“高昆胡弹不挡,文武唱做皆能”。这一时期,著名班社“三庆会”开启了川剧艺术走向繁荣的新局面。1912年,康子林、杨素兰、萧开臣、李甲生等川剧艺人,联合8个戏班的100多位演员和琴师、鼓师,组建了“三庆会”,成为当时艺术水平最高的川剧表演团体。三庆会将川剧由广场艺术提升为剧场艺术,并对剧本、表演进行了改革,在川剧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
  无技不成艺。川剧好看、引人,除了剧目丰富、唱腔优美之外,其表演绝活也是一大看点。很多人对川剧的第一印象是变脸、滚灯、吐火、钻火圈等特技表演。特技是川剧的一大特色,也是演员刻画人物性格、表现剧中人喜怒哀乐的重要手段,其中,变脸和滚灯最为有名。变脸是川剧的看家绝技,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感情的变化,把不可见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、可感的具体形象——脸谱。相传,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,为了生存,在自己脸部勾画出不同图案,以此吓跑野兽。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,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。川剧的悲剧极有特色,喜剧独树一帜,凡是情感波折、内心激变之处,变脸皆有用武之地,它以其怪诞狰狞的面相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不可名状的律动,作为一种对人物内心非常独特的表现手法,大大增加了川剧的表现力。变脸有拭、揉、抹、吹、画、戴、憋、扯等方法,变脸讲究眼疾手快、不留痕迹,通过脸谱的快速变换给观众以新奇、惊喜、震撼、神秘的感觉。滚灯也是川剧中久负盛名的独门绝技,演员把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,做出翻跟斗、钻板凳、头上走灯、头上吹灯、顶灯倒立等高难度动作,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,塑造人物形象。

百年梨园 古剧新生

 3.jpg

19149月,四川军事巡警厅关于悦来茶园上演新剧目的批复。

  川剧在近100多年的发展中,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。舞台上,灯光下,一代代艺术大师挑帘出场,光彩夺目,动人心弦,用婉转的歌喉和精彩的表演传递出川剧艺术的独特韵味。

  三庆会首任会长杨素兰,艺术造诣精深,表演细腻,唱腔清脆,极富感情,除青衣、正旦外,还兼演其他旦行角色,《长生殿》《金钗钿》《风筝误》《离燕哀》都是他的拿手好戏。观众称他“歌喉婉转,有穿云裂帛之奇;舞袖翩翩,具回风聚雪之妙”。此外,杨素兰还积极从事传统戏曲的改良。“小生泰斗”易征祥是悦来茶园台柱之一,他因会戏数目多,被称为川剧界的“活字典”,人送绰号“易万本”。“川剧皇后”沈铁梅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,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“梅花奖”,将现代重庆川剧艺术文化推向新的高峰,主演了《金子》《李亚仙》《灰阑记》《玉簪记》《柳荫记》等优秀剧目,还将美声唱法融入川剧表演中,开辟了古老剧种由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之路,是当今川剧界的领军人物。她曾出访欧亚各国,把川剧艺术推向了世界。

4.jpg

191812月,四川省会警察厅颁发的《伶人许可证》。

  想要看一场地道的川剧,必须得去地道的戏园子。成都市华兴正街有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川剧表演场所——悦来茶园。茶园始建于1909年,是一个在川剧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“戏窝子”,也是川剧艺术起承转合的“活化石”,至今仍然是演员和戏迷的乐园。初创时期,悦来茶园是四川省内最豪华气派的戏园,园内的大厅是堂厢,舞台左右两边和楼上是包厢,有正座500席、偏座300席,在当时堪称规模空前。作家马识途曾为悦来茶园撰写过一副对联:喝盖碗茶,摆龙门阵,能消愁解闷,得大解脱;看四川戏,演古今事,可明性净心,见真世情。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川剧的鼎盛时期。那时,剧团遍布全省每一个角落。在著名的锦江剧场,天天好戏连台,有时甚至分早、中、晚三场,即使这样,仍然一票难求。如遇名角挂牌,有人带着铺盖通宵排队才能买到第二天的戏票;演出时,连剧场过道里,也挤满了人,台上声情并茂,台下如痴如醉。

  斗转星移,曾几何时,川剧也曾一度沉寂。很多老一辈川剧艺术家用自己的执着和痴迷默默地守望,让川剧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是他们最深切的期盼。1982年,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了“振兴川剧”的号召,在“抢救、继承、改革、发展”的方针下,川剧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。“振兴川剧”口号提出至今,全省推出改编和新创剧目300余个,一批优秀剧目先后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、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文化部文华大奖。

  川剧姓川,因为讲四川话;川剧不姓川,因为川剧包容。川剧是四川的戏、西南的戏,也是全国的戏、世界的戏。川剧的大美就在我们身边,古老的川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
    文中所示档案为四川省档案馆藏

    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8413日 总第3206期 第三版